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nià”改“鸭”,忽略了文化的温度

时间:2023-04-26 10:20:06来源 : 大众日报


(资料图片)

距云南丽江一百多公里的永胜县,一座村庄有许多姓“鸭”的村民。看似冷门的姓氏,近日却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讨论。“鸭”本非鸭,而是傈僳族文化中,一种鸟的形象。据当地“鸭”姓村民介绍,“鸭”只是前几年更换二代身份证时,无奈替换的一个字。原字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组合起来读作“nià”,在傈僳族,“nià”是鸟的意思,这种长得类似鹰隼的鸟,一直是傈僳族信仰中庇护族人的“神灵鸟”。因为崇拜,也为了纪念,当地人创造了“nià”姓,以鸟为图腾,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神性间,构建了浪漫的连结。

目光回到当下,为什么村民无法拥有原来的姓氏?由于“nià”字属于生僻字,在当代电脑词库中不存在,因此信息系统无法输入、显示。随着个人信息电子化进程加快,不论是身份证更新,还是购买火车票、办理民政手续,“nià”字都无法识别,给相关人群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困扰。

因为系统中不存在“nià”,当地户籍管理部门为居民改姓,将“nià”换成同样由“甲”和“鸟”组成的汉字“鸭”,看似让冷门姓氏在信息化时代得以延续传承,但个中意义已经天差地别。“nià”改“鸭”的做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生僻字背后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目前,许多“鸭”姓年轻村民已经选择走出大山,外出打工,“鸭”姓带给他们的,往往是来自大山外的不解,甚至嘲笑。弃用本姓,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失去了与故乡的精神连结。

因为失去了“精神故乡”,改姓一事最终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提到改姓,“鸭”姓村民常常谈到自己姓“nià”,且祖祖辈辈都姓“nià”,而不是“鸭”。在他们心中,依旧认同自己是“nià”姓人。一个姓氏流传至今,从起源到发展,浓缩着氏族文化的变迁。保护生僻字,也是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因为生僻字而改名改姓,甚至更改地名,虽显轻率,但已是常态。毕竟,在信息系统中加入一个生僻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远多过“消灭”一个生僻字。计算机编码收录一个文字,需要研究者证明该生僻字仍然存在并继续使用,通过层层申报、审核,到最后收录时,往往已经花费了三到五年的时间。因此,一些地区为了图方便,简单机械地将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简化为常用字。这种看似“高效”的做法,却忽视了历史和文化的温度。

在“鸭”姓成为热点前,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曾达成一致,即便字库没有完成升级,也要保证公民使用姓名中含生僻字的身份证在办理相关事务时没有限制、正常办理。但在落地过程中,各部门所用字库却不尽一致,即使“鸭”改回了“nià”,这个字的输入和显示也只能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确保在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学信网等各处都可以显示。只有推进各个部门的字库互认、同步更新,才有可能让“nià”姓畅通无阻地在全社会“流通”,让诸如此类的生僻字得到真正的认可。

让生僻字流传开来、重焕生机,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汉字爱好者应该加强重视和研究。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强生僻字的科普与推广,激发人民群众对博大精深的汉字学的认同感。依托此类措施,不仅能保护濒临失传的生僻字,也能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在新时期绽放新光彩。(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臻儒 报道)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